贴膏药常见的误区有哪些,需要我们平时多加注意:
1、膏药都是通用的?
很多人不管是脚扭伤了还是关节炎发作,都是随便买个膏药贴一贴,觉得膏药都是一样的,甚至潜意识里认为,膏药相比口服药安全多了,即便是贴不好也贴不坏~
但膏药也是药,会透过皮肤渗入体内,既能缓解病症,也可能因使用不当而加剧病情!因为不同的膏药,药理作用也是不同的,不可随意乱用。
2哪痛就贴哪?
一般来说,针对疼痛部位贴膏药没有错,只不过有时候贴上去效果一般,而换种方式,效果可能更好~
3、贴的时间越久,膏药吸收就更多?
很多患者都有个误区,认为贴敷的膏药越多,时间越长,达到的效果就越好。
一般膏药贴敷8-24小时,具体时间咨询医生或者严格按照说明书使用。因为在这段时间里,皮肤已经将膏药的有效成分吸收完了,如果继续敷贴,反而会妨碍毛孔的通透,阻塞汗液排出,加重皮肤负担,甚至引起局部皮炎。
注意:贴膏药前得看说明书,要求贴几小时就贴几小时。每次贴膏药的时间间隔应该和使用膏药的时间差不多。也就是说要求贴8小时,那么到时间则撕开,并让皮肤休息8小时后,再贴下一张膏药。
4、多贴几张效果强?
有些人觉得疼痛部位的面积比较大,会多贴几张以增强疗效,其实并不适合!
适量贴敷能缓解症状,但是一下子贴好几张,大面积地使用,药物超剂量渗入皮肤,反而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。
5、扭伤后,是不是越早贴膏药越好?
摔伤、扭伤后千万不能马上贴!由于止痛膏药中大部分含有活血的成分,会加速局部血液循环,反而更容易加重局部的肿胀及疼痛感。
所以,扭伤应在24小时之后再贴膏药。而摔倒、碰撞后的关节疼痛有可能是骨折所引起,要排除骨折后再贴敷膏药,以免耽误病情。